摘要: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19号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违规开设由企业负责经营的非公益性药房。患者在该院就诊后,医生开出药单,却让去院外的该指定药房拿药。不止县级医院,就连省级三甲医院都经常会遇到开
正文摘要: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19号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违规开设由企业负责经营的非公益性药房。患者在该院就诊后,医生开出药单,却让去院外的该指定药房拿药。不止县级医院,就连省级三甲医院都经常会遇到开了药单指定你到外面的药店拿,拿到药还要先让医生检查。不只吃回扣,院外药房很多药都是医保外的,不受医保限制和监管。这药房停了最后病人又要投诉。卖药这事就是医保和医院的博弈,病人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以前这些自费药品都在医院院内药房,后来医院考核药占比,很多医院就把院内自费药放到一个零售药店,这个药店大多数属于医院集团,不要纠结院内院外了,治好病就行了!公立医院医生开药却指定去院外药房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19号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违规开设由企业负责经营的非公益性药房。患者在该院就诊后,医生开出药单,却让去院外的该指定药房拿药。不止县级医院,就连省级三甲医院都经常会遇到开了药单指定你到外面的药店拿,拿到药还要先让医生检查。
医生就是叫拿着这个药单到医院对面那个药房拿药,然后说那个药房是医院的。医院的药房怎么开到院外,说白了就是医院医生在跟外面药房合作,吃回扣。
不只吃回扣,院外药房很多药都是医保外的,不受医保限制和监管。更多需要自费。很简单医院不卖你没地方买病人有意见,医院卖但是不报销你病人又有意见。你偏要用医保内的药,医院又不卖。最后受害的肯定不是医院。这药房停了最后病人又要投诉。卖药这事就是医保和医院的博弈,病人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
这种药店有提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好多价格偏高、新产品之类的药,是没办法短期内进入医院药房的。有些新药特药刚上市不可能一下子进医院,进医保。一般医生给你说的都很清楚。现实国家政策也是这样。
现在医院为了(被迫)给医保省钱,高昂的药几乎进不到了,(即使有也有限量),但患者的需求是无限的,那么药店就会进货再卖,但是这些都是处方药,必须要医生处方单才能买。
有些贵的药医生的确是让去指定的药房去拿,比如一年需要个几万或十几万的,你都走医院的账户他们好像有规定,例如一支药上千的,一般都是给开一支,其他的给你个地址,让去那买,然后跟医院,医生都是有联系的。这些个操作怎么解释只有医院自己知道!
这叫跑方,基本都是私人串通医生,开方子到外边药店,提成高,这种模式灵活利润高,因为和私人药店合作流程很简单结账方便,不用经过医院各种采购流程还欠账。也叫院外处方,和院内处方区别,十几年前开始流行了,目前国内有几家公司做的比较大,覆盖全国上百个市县,药品都是正规药品,这种哦模式对医生和药店和公司,是共赢,利用的和损害的是医院的名气和信誉,因为病人信任的是这个医院和医生,但是,花了冤枉钱,医生拿走零售价的30%左右,药店大概20%左右,成本15%左右,公司和业务拿走45%左右,还有就是,药品所谓的最高限价都是虚高,药店买到的你觉得很贵的药,可能离批文上的指导价还差很多,所以,才有空子,利润奇高。
当然,不是所有的让去外面买的都有问题,个别确实性价比高的药品,良心医生让去外边买,花冤枉钱简单判断办法就是:肠胃妇科骨科皮肤儿科鼻炎等病,且价格在30以上,多带9,例如39,49.59等,最关键是大部分用一张小字条,写商品名,就是药盒左上角那几个字,比如商品名叫芬必得,通用名布洛芬缓释胶囊。
医院的猫腻可多了,病患从哪里买药这些都不算啥,医生说去哪里买药我们都可以接受。我们不能接受的是医保报销,医院的猫腻就在这里,住院必须先告知是否有医保,举例说明一下:如果你没有医保,你住院花费了2万,自己全部承担,但是如果你有医保就不一样了,同一个人同样的病情医生会想方设法让你花费5万,医保报销3万,最后你仍然花费2万,你还挺高兴,毕竟报销了不少。这就是医院的大猫腻。
不光是安全问题,最主要是利益问题,现在用药如果是医院国家都是限价了的,而药房因为是公司性质价格自然要高于医院药房允许范围,如果真是医院部分出资出人,那也是打擦边球。
以前这些自费药品都在医院院内药房,后来医院考核药占比,很多医院就把院内自费药放到一个零售药店,这个药店大多数属于医院集团,不要纠结院内院外了,治好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