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和基础性工程。海南省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任务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即海南全岛成为一个
正文摘要:
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和基础性工程。海南省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任务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即海南全岛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这意味着海南和全世界的联通将更加顺畅,岛内将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今年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零关税意味着重要的商机,施行了低增值税和零关税后,企业的各种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海南封关意味着什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和基础性工程。海南省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任务均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什么是封关?即海南全岛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
“一线”指国境线,即从境外到自贸区(港)内。这意味着海南和全世界的联通将更加顺畅,岛内将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
“二线”指自贸区(港)的空间分割线,即自贸区(港)与境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分割线。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和内地之间进行适度的管制,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统一和做好与内地税制落差的衔接。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运输工具,但与内地间人员往来不会发生变化。
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院长李世杰介绍,“一线放开”使国际上的商品、船只、货物等可以自由进出海南,但从海南再进入到境内其他区域,就要按照和境内其他区域一样的海关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据海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斌介绍,海南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主要包括64项工作任务、31项建设项目(口岸建设、海关查验设备等)和27项压力测试事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确保今年具备封关硬件条件、明年完成封关各项准备、2025年底前全岛封关运作。
“我省牵头的25个全岛封关运作第一批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王斌说,这25个全岛封关运作项目总投资约117亿元,涉及8个对外开放口岸、10个“二线口岸”和非设关地73个船管站、15个海警工作站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软硬件设施需求,为实现多手段、少手续的安全监管和低干预、便利化的精准监管提供重要支撑。
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利好
今年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制度设计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在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方面,《方案》明确,全岛封关运作前,对部分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专家认为,全岛封关将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利好。对海南居民来说,出入境从事经贸活动将更加便利,进口业务零关税、跨境资金流动自由等将提升岛内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信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分析,封关后推行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优惠政策将更全面细致。零关税意味着重要的商机,施行了低增值税和零关税后,企业的各种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张建平认为,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叠加,有利于海南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发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此外,相关免税政策将吸引大量游客,也将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海南,进一步促进当地餐饮、酒店、旅游等产业发展。
全力推进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
“封关”不是“封岛”,全岛封关意味着海南自贸港与外界的联通将更加顺畅,是更高水平的开放。
全岛封关后,海南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将更加频繁,也将促使海南更多参与到国际分工中,进一步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繁荣发展。专家分析,当离岛免税转化成落地免税后,无论是海外人员进入到海南,还是境内其他区域人员进入海南,都能在海南享受到进口商品免税的待遇,带动进口规模大量增加。同时境内其他区域商品进入海南视同出口,海南的出口规模也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封关对整个进出口贸易都会产生明显带动作用。
海南全岛封关对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张建平认为,全岛封关将为海南省引进更多优质商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岛内商品质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全岛封关有利于海南省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高地,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和优质资源流入,促进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锁定全岛封关运作目标,科学化统筹、高标准建设,全力推进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确保2023年封关运作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为高质量开展压力测试和正式封关运作夯实基础。”王斌说。(记者 徐佩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海南封关意味着什么相关阅读:
热搜第一!全岛封关!海南砂石行业将迎来大机遇
2023年3月30日晚间,#海南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有专家认为,这是要把海南打造为“香港+佛罗里达”。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准备意味着什么?对海南的砂石等矿产业有何影响?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的标志,是全面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基础。
今年被看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要在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分析认为,封关运作对海南的软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海南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期”。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的同步推进,将为海南自贸港发展蓄势赋能。将带动建筑材料需求的增长,砂石骨料作为用量最大的建筑原材料或将迎来新机遇?
什么是“封关”?
2023年3月29日,“蓬勃兴起正当时——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五年来进展成效”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海南将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
“封关”是一个海关术语,即海南全岛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
海南自贸港未来的建成,是对标“新港迪”等这些自贸港!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园区的升级版,是当今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目前,全球属于自由贸易港的城市主要有新加坡、香港、迪拜、美国纽约以及荷兰鹿特丹等。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成,按照海南全岛3.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来算,将远超1000平方公里左右的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不足4000平方公里的迪拜,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显然,海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大机遇。
海南封关蕴含有巨量砂石需求!
据中共海南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斌在3月29日的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海南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主要包括64项工作任务、31项建设项目(口岸建设、海关查验设备等)和27项压力测试事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确保今年具备封关硬件条件、明年完成封关各项准备、2025年底前全岛封关运作。
同时据中国砂石协会获悉,2023年3月1日,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海南省2023年重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根据安排,2023年海南省重点(重大)项目204个,总投资61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19亿元。此外,拟安排98个预备项目,总投资4519亿元。
目前,海南第一批25个全岛封关运作项目总投资约117亿元,涉及8个对外开放口岸、10个“二线口岸”和非设关地73个船管站、15个海警工作站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软硬件设施需求,为实现多手段、少手续的安全监管和低干预、便利化的精准监管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今年1月6日,历经半年时间建设的琼海博鳌机场“二线封关”口岸项目顺利实现封顶,成为海南自贸港首个封顶的封关运作项目。从2022年6月24日国家审议通过第一批31个项目清单,到2022年12月19日海南省牵头负责的2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仅用时6个月,跑出了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重大项目的敲定,必将带动建筑材料需求的增长,砂石骨料作为用量最大的建筑原材料,然而海南省目前砂石骨料还存在一定缺口,2022年,海南出让近2亿吨砂石骨料,掀起了海南的一波砂石热。
据悉,自2022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建设用砂。机制砂和淡化海砂是重要的建设用砂来源。做好建筑用砂石资源要素保障。
《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征求意见稿》强调落实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开采总量、矿山数量两方面入手做好开发利用强度调控工作;要提高矿山规模结构、调优矿产品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结构,从而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并开采规划区块。
《征求意见稿》提出,五指山、白沙、保亭、琼中等中部生态保护核心区市县不再新增出让建筑石料采矿权;原则上不再出让负地形开采、小型露天开采、资源储量小于500万立方米的石料采矿权。
本轮规划在法定禁止开采区域之外设置开采规划区块201个,其中已设采矿权141个(含已出让未发证8个、已设采矿权调整1个)、新设60个。而在新设的开采规划区块中,包含了海砂7个、建筑用石料39个,可见与砂石相关的超过总数三分之二。
此外在《规划》列出的12个矿规重点项目,海砂、机制砂开采相关项目达11个。在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海南省对砂石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据中国砂石协会获悉,在2022年海南省成功出让两宗砂石矿权:
2022年12月26日,乐东县千家镇西郎岭建筑用花岗岩矿经二次挂牌,最终由安徽雷鸣科化有限责任公司以12.9亿元成功竞得。矿区出让范围内拥有建筑用花岗岩资源储量3540.69万方,年产160万方,出让年限20年。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缓解乐东县建筑石料和机制砂等矿产供应紧张的矛盾,助力乐东各类重点项目更好更快地落地,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2022年12月30日中电建(万宁)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以7.12亿元竞得海南万宁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矿区出让范围内共计拥有资源储量3341.08万方,年产151.63万方(,出让年限20年。
据中国砂石协会获悉目前海南砂石价格:
天然砂中砂报187元/吨,机制砂中砂报143-148元/吨,16-25mm碎石报110-115元/吨。儋州天然砂中砂报160元/吨,机制砂中砂报125元/吨,16-25mm碎石报97元/吨。
随着海南“全岛封关”,当地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将同步推进,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将进一步拉动海南的砂石需求,值得砂石企业重点关注!
责编 | 王焱、翟文静 · 审核 | 张朋
来源:经济参考报、光明网、中新网、矿材网、中国砂石协会综合整理
声明:本公众号部分文章资料和素材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无意侵权,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